米穀粉(rice flour)的製作原理主要是將稻米經過清洗、浸泡、研磨、脫水與乾燥等程序,製成細粉狀的產品。其原理是透過物理方式將米粒破碎成細微粉末,保留米的澱粉結構與營養成分。
米穀粉的製造流程包括五個主要步驟。首先是「選米與清洗」,挑選品質良好的白米或糙米,並清洗去除雜質。接著進行「浸泡」,讓米粒吸水變軟,便於研磨。第三步是「研磨」,將泡軟的米磨成細緻的米漿或粉末。若採濕磨方式,須進行「脫水與乾燥」,使用脫水機與烘乾設備,將米漿變成乾燥粉末。最後是「過篩與包裝」,將粗粒與雜質篩除,留下細緻均勻的米粉,再進行包裝保存。整個過程為物理性加工,不經化學處理,保留米的天然營養,常用於無麩質飲食及各類中式、日式糕點製作。
在烘焙中,米穀粉多使用「在來米」(秈米)製成,因其澱粉組成以直鏈澱粉為主,吸水後不易產生黏性,質地較為乾爽穩定,適合製作蛋糕、餅乾、鬆餅等烘焙食品。相較於糯米粉主要為支鏈澱粉,會產生高度黏稠與Q彈口感,較不適合需要蓬鬆、酥脆的烘焙需求。在來米粉風味清淡,不會掩蓋其他食材香氣,且研磨後粉質細緻、吸水性佳,能提供類似小麥粉的烘焙結構,適合無麩質替代使用。由於其操作穩定性高,廣泛應用於米蛋糕、日式甜點與低麩質甜品配方中。選用在來米製成的米穀粉,可兼顧無麩質健康需求與良好烘焙品質,是替代麵粉的理想選擇。
將米穀粉、燕麥核桃粉與蛋黃粉按照比例混合均勻。加入適量糖與無鹽奶油拌勻,搓成鬆散狀。再分次加入蛋液,揉成不黏手的麵糰。將麵糰整形成團,冷藏鬆弛約30分鐘。取出後擀平,用模具壓出餅乾形狀,排入烤盤。放入預熱170°C的烤箱中,烘烤約15分鐘,至表面微金黃。冷卻後餅乾酥脆、帶有米粉的細緻口感與核桃燕麥香,也可以加上炒過的糙米及堅果搭配,是健康又無麩質的點心選擇。
米穀餅乾可依喜好添加果醬、抹茶、紅茶粉或可可粉等風味。製作時,先將米穀粉與糖、奶油混合,再依比例加入選定的口味粉末或果醬,如抹茶粉、柚子醬、伯爵紅茶碎葉等,拌勻後加蛋液揉成麵糰。若使用果醬,建議減少糖量避免過甜。麵糰冷藏鬆弛後擀平,壓模成型,排入烤盤。放入預熱170°C烤箱烘烤約15分鐘,至微金黃。冷卻後即可享用風味獨特的米穀餅乾。
持續參加手作課,創意電流不間斷!
進入頁面點「追蹤」按鈕,接收第一手開課消息